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作工艺?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244 发布日期:2022-05-08
原标题: 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原位生成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往期回顾: 既去应力又再结晶是否可以在同一个退火工艺中完成?
放大了500倍的毛坯铸件碳化硅增强型铝基符合材料显微图
Q:
Zui近在实验过程中,尽管在SiC颗粒加入前,先对铝硅合金液施加了机械搅拌,但是加入效果并不理想。通过阅读文献,我尝试加入镁来改善润湿性,并对SiC进行了预热处理。但是文献上关于SiC预热处理的说法不一。有的认为需要进行900度2小时热处理,有的认为只需600度3小时热处理即可。不知道各位有谁做过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希望能给点建议。
另外,我发现相邻课题组有人在做原位生成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请问各位有谁做过这方面的工作,能否给出所加入的粉末配方。
A:
先回答你个问题,预热处理很多见,900度预热处理常见,有的文献说是让在SiC表面生成一层氧化层,增加润湿性,其他的预热其他文献也有,你可以都尝试下;
至于原位反应有局限性,一般用于TiB2,ZrB2,TiAl3等增强相,加入的盐主要为K2TiF6与KBF4,生成的颗粒细小,但容易团聚,不易打散,体积份数一般小于10%,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希望能帮到你
机械搅拌效果很差,试下超声波分散。SiC处理主要是将其表面生成SiO2,提高浸润性。所以温度高比较好,我们一般是900处理两个小时。
超声波只对于局部改善比较好,想加强整体的弥散度还有一定困难,这方面就靠楼主了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主账号!大于900℃的热处理是氧化处理,使其表面氧化生成一层SiO2,目的保护碳化硅不受侵蚀和提高润湿性,把碳化硅加入熔体时,需要预热,目的是烘干和使碳化硅与熔体保持热平衡,不然冷的碳化硅遇到热的熔体,温度突然降低容易产生团聚,预热温度个人感觉和熔体一样Zui好,但实施起来比较难,一般300~600之间就行了, 机械搅拌效果不好,可以试试喷射法加碳化硅粉末粉末加机械搅拌
下一篇:7系铝合金制样制备抛光腐蚀方法
相关新闻
- 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如何观察金相组织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会遇到的哪些误区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厂家:金相试样的平整与磨光 [2022-07-30]
- 仪器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