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再说X

欢迎光临~老上光显微镜

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7895

新闻资讯
显微镜百科

颗粒大小不同而有不同表现原理作为测量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171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0 颗粒大小不同而有不同表现原理作为测量    近10多年来,随着超微颗粒进入技术领域,测量对象的尺寸一下子降至纳米级。这时测量对象的尺寸,从数百微米延伸到数十纳米,尺寸大小横跨的范围,竟达4位数。将这种尺寸范围移到我们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尺码,小的是数毫米量级的蚂蚁,大的竟然是数十米高的高层建筑物。如此大小不一的对象,都要求纳入某种测量手段所能达到的范围内。更有甚者,在测量颗粒尺寸分布时,不仅要测出尺寸,还要测出每种尺寸的颗粒的分量——质量。说到颗粒质量分布范围之广,则更加惊人。大小颗粒质量相差竟达12位数。若从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分量来估量,这一范围是从毫克起计,一直延伸到千吨。所以,粒度分布中的粒级的分量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用直接的方法,通过天平或杆秤去称出来的。测量颗粒尺寸分布难度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测量范围以外,对测量手段的准确性、快捷性和简便灵活性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人们不得不舍弃古典的直接测定粒度分布的途径和所根据的原理(例如筛分原理),转而仰仗于其它的原理,寻觅其它的途径了。    人们发现,凡是因颗粒大小不同而有不同表现的物理现象都可以用其原理作为测量手段。但目前实际上能成功地应用的原理大约只有7种。    由于不是直接测量尺寸和衡量颗粒分量,不是眼见的东西,人们会怀疑测量的准确性,或者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根据不同的原理,采取不同的途径测量的结果都可靠吗?结果会不会有很大的差别?    其实,我们有时也会采取不同的途径去实地测量一些物体的尺寸。譬如对人的尺寸的测量,我们可以用测量身高、胸围或腰围的方法去定其尺寸。对于矮胖的人来说,这几个数字都会相同。现代化的颗粒测量技术,不管所用的是什么原理,只要颗粒是“矮胖”型的,也就是说,只要不是片状和针状的颗粒,用不同的原理测量的结果,相差不会太远。    当然,现代化的颗粒尺寸测量技术也会带来一些困惑。例如,测量仪器的自动化,无需专业知识也能进行测定(能否对测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首页 产品 手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