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再说X

欢迎光临~老上光显微镜

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7895

新闻资讯
显微镜百科

定量金相方法测量位错密度-金属基复合材料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572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0 定量金相方法测量位错密度-金属基复合材料由定量金相方法测量位错密度虽然还有一些争议,如在满足双光束条件的衍射操作下,具有衍射衬度的位错(即可见位错)仅占全部位错(同一晶面族、不同晶系)的1/3,而且不包括其他消光效应造成的不可见位错,但是至少表2-1的结果可以半定量地说明,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基体的位错密度远高于单一基体合金。有研究报道称,淬火态时的位错密度比对比合金高1~2个数量级,基体峰值硬度比对比合金高110MPa。对照图2一l的结果,进一步证明表2—1给出的测量结果是可信的普遍结果。也就是说,增强体一基体界面附近的位错密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证明了协同效应在DRMMCs基体中的表现之一,就是不同区域的位错密度是有很大差异的,而且和增强体界面距离、增强体性质以及热经历有关。    复合材料中位错密度的不均匀分布不同于普通金属材料。在普通金属材料中,除硬质点的钉扎和阻碍造成位错堆积外,基体中高低位错密度区域的分布基本上是随机的,而且在跨晶粒尺寸范围内差别不大。而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这种分布是有规律的,即环增强体(粒子或短纤维)的基体中位错密度更高。从位错形态上看,高密度区的位错多是碎块状位错缠结,或两个方向平行排列的双交滑移(螺型)特征,这常见于变形后的铝合金中。而在对比的单一合金中,位错密度总体来说是很低的,以蜷线位错、偶极子位错、在质点周围爪样分布的几何必须位错及规则的位错阵列为主。时效析出相周围的位错环形貌在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基体界面附近已无法分辨,但在对比的单一合金中较易观察到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首页 产品 手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