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再说X

欢迎光临~老上光显微镜

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7895

新闻资讯
显微镜百科

液态金属浇入温度较低的铸型或结晶器铸坯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691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0 液态金属浇入温度较低的铸型或结晶器铸坯     人们对铸坯宏观组织的形成进行了大量细致深入的研究,目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其形成机制和规律。    (1)表面细晶区的形成。传统理论认为,当液态金属浇人温度较低的铸型或结晶器时,型壁附近熔体由于受到强烈的激冷作用而大量生核。这些晶核在过冷熔体中迅速生长并互相抑制,从而形成了无方向性的表面细等轴晶组织。表面细晶粒区的形成与型壁冷却强度及其附近熔体内是否存在有大量的非均质核心有关。    实验研究证实,表面细晶区中的等轴晶粒不仅直接来源于过冷熔体中的非均质形核,而且也还来自包括型壁晶粒脱落、枝晶熔断和晶粒增殖等各种形式的晶粒游离过程。    (2)柱状晶区的形成。柱状晶区开始于稳定凝固壳层的产生,而结束于内部等轴晶区的形成。处在凝固界面前沿的晶粒在垂直于型壁的单向热流的作用下,便转而以枝晶状单向延伸生长。那些主于与热流方向相乎行的枝晶,较之取向不利的相邻枝晶生长得更为迅速,它们优先向内伸展并抑制相邻枝晶的生长,在逐渐淘汰掉取向不利的晶体过程中发展成住状晶组织。这个互相竞争淘汰的晶体生长过程称为晶体的择优生长。由于择优生长,在柱状晶向前发展的过程中,离开型壁的距离越远,取向不利的晶体被淘汰得就越多,柱状晶的方向就越集中,同时晶粒的平均尺寸也就越大。    (3)中心等轴晶区的形成。中心等轴晶区的形成是由于熔体内部晶核自由生长的结果。当液—固界面前的液相中有晶核来源而且液相存在着晶核生长所需的过冷度时,则形成中心等轴晶。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首页 产品 手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