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百科
浇注速度控制是以钢液在型腔内上升的线速度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612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0
浇注速度控制是以钢液在型腔内上升的线速度当钢液上升到辊身部位以后,直至浇注完毕的整个浇注过程中,浸入管一直沉浸在钢液中,随着钢液不断注入,液面不断上升,浇注管也随之提升,以此保证钢液实现顺序凝固无流浇注技术有以下五个关键环节: (1)浇注管前端的浸入管制作是该项工艺中的关键环节,当钢液进入辊身时至浇注完毕整个浇注过程中,浸入管一直沉浸在钢液中,以防止钢液喷溅,造成辊身表面结疤、重皮,对浸入管本身材质的要求是不崩裂、耐侵蚀和不脱落,以及具有较高的耐火度。通过借鉴连铸时使用铝碳质长水口的经验3I,浸入管改用铝碳质新材质并对设计也进行了改进,效果良好。 (2)浇注管提升控制,应保证浸入管在浇注过程中,始终保持浸入管插入钢液的深度,波动在50~200mm。 (3)浇注温度控制对于轧辊内在质量十分重要,浇注温度偏高时,容易造成轧辊晶粒粗大,降低轧辊内在质量,而且引起轧辊表面钢粘砂,加工困难;与此相反,浇注温度过低,极易造成轧辊表层大块夹杂等缺陷,严重时使轧辊报废。因为无流浇注时,靠近型壁的钢液会快速凝固,所以浇注温度要比底注时高,严禁低温浇注。生产实践表明,起包浇注温度以控制在高出熔点50~1200C为宜。 (4)浇注速度控制是以钢液在型腔内上升的线速度来控制的,钢液在型腔内的上升速度波动在100~300mm/min。为确保顺序凝固,严格控制钢液在型腔内的上升速度,将辊身区问的浇注速度分为3个阶段,采取先慢后快、浇速递增的操作原则,这样既保证钢液在型腔内顺序凝固,又保证钢水面上的杂物及保温剂的及时上浮。 (5)浇口砖直径和保温剂的选择,通过实践认识到用小径浇口砖浇注后期易结瘤堵住浇口,遂改用较大一点的砖时结瘤堵塞现象消除,钢流的大小用塞杆升降控制。为防止在浇注过程中,钢液降温太快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相关新闻
- 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如何观察金相组织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会遇到的哪些误区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厂家:金相试样的平整与磨光 [2022-07-30]
- 仪器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