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百科
机体长期饥饿对必需氨基酸的利用率会增高到80%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245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机体长期饥饿对必需氨基酸的利用率会增高到80% 蛋白质平衡 从摄入到吸收的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加快而合成基本上保持不变,蛋白质分解随着蛋白质摄入量的增高而增加。当健康个体长期完全不摄入蛋白质时,每日排出氮由1 g/kg下降到0.4 g/kg,这是机体在蛋白质摄人不足时的自身适应,这种适应过程是由于脂肪酸氧化以及肝脏内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的分解下调所致。在短暂饥饿状态时.蛋白质分解代谢后产生的必需氨基酸约60%被重新利用.如果机体长期饥饿对必需氨基酸的利用率会增高到80%。对于重症患者,如果完全不摄入蛋白质时氮排出可达到1~2 g/(kg·d),导致肌肉组织蛋白质流失。这些重症患者(或其他患者)流失氮比正常人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疾病所造成的代谢紊乱。最后.蛋白质大量流失会严重影响机体的肌肉、肠道、皮肤、免疫细胞、肝脏等很多器官和组织的功能。但目前还不能准确区别蛋白质缺乏或是能量以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所引起的功能紊乱。现有资料表明,在各系统功能紊乱中免疫系统受到的影响较小,这提示机体在饥饿过程中各器官功能的逐渐丧失受到某种调节机制的调控,而且这种适应机制可能在疾病状态时有所减弱。 在长期体重增加的过程中.单纯性营养不良成人在每日摄入1.5 g蛋白质的情况下,约可达到lo形的正氮平衡,也就是说.增加的蛋白质摄人中约有75%留在体内。婴儿的情况也相近。这说明机体利用蛋白质合成瘦体质的效率在不同生理阶段是相似的。这一过程的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但血浆中持续的高浓度氨基酸和胰岛素可能起到关键作用,这种合成过程也需要能量,因为蛋白质分解和合成速度在此过程中都有所增加,反映了机体重建的组织处于持续重构中。在评价营养耗竭个体的能量和氮平衡时,还需要考虑分解代谢的作用。对于健康个体,当处于持续的负能量平衡时,是不可能存在持续正氮平衡的。但是对于营养不良的个体这种情况是可以发生的。关于营养不良个体分解代谢的影响程度在临床上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考虑。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相关新闻
- 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如何观察金相组织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会遇到的哪些误区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厂家:金相试样的平整与磨光 [2022-07-30]
- 仪器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