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百科
植物学生物钟分子机制-植物研究显微镜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203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植物学生物钟分子机制-植物研究显微镜众多生物钟基因以及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参与这个24小时回路,光感受器感受光线并将这种分子振荡与环境光/暗周期相协调。负责输出的分子将时间信息转化为生理反应。尽管大部分生化反应很快就能完成,但经过时间延迟的蛋白质周期性地合成和降解,产生了一个周期接近24小时的节律。这种蛋白质代谢的周期性源于负反馈和时间延迟的组合效应,这奠定了目前我们在分子水平上对节律现象产生的现代生物学理解的基础。 打开生物钟这一黑箱子并阐明相关分子机制的关键,来自于1953年克里克(Crick)和沃森(Watson)R{DNA结构的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突破。但我们还要感谢一种野草,它使科学家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宾宁关于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的工作含义。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需要廉价、易于繁殖的模式生物。植物学家花了一段时间才找到一种适合研究的植物,这种植物后来变得像果蝇和小鼠之于动物遗传学那样重要。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是一种不起眼的植物,属于十字花科,很多拟南芥植株可以长在一个小区域里。它的生活周期很短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相关新闻
- 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如何观察金相组织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会遇到的哪些误区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厂家:金相试样的平整与磨光 [2022-07-30]
- 仪器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