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百科
菌毛蛋白构成,黏附在许多细菌的细胞壁上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203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0
菌毛蛋白构成,黏附在许多细菌的细胞壁上 菌毛菌体上细直的毛发样结构称为菌毛,由菌毛素蛋白构成,黏附在许多细菌的细胞壁上。每一个细菌细胞上的菌毛数量差别较大=菌毛多见于革兰阴性细菌,功能不尽相同。最常见的功能是通过位于菌毛顶端的黏附素来黏附到宿主组织上。 按装配路径的不同,革兰阴性细菌的菌毛可分为四类:·通过分子伴侣(chaperone)引领途径装配的菌毛。这一类菌毛中主要是I型菌毛,存在于肠杆菌科和某些其他菌种;同时还包括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P菌毛。这些菌毛由线型、无分支的菌毛亚单位聚合物形成。它们在黏附时发挥作用,也在生物膜形成中发挥功能。·Ⅳ型茵毛:这类菌毛发现于多种革兰阴性细菌和包括梭菌属在内的两种革兰阳性细菌。梭菌是引起人类和动物患病重要的病原。Ⅳ型菌毛由长的弹性纤维构成.这些纤维常常聚集成束,发挥黏附素功能,并在生物被膜形成中发挥作用,此外还在转化、噬菌体转导时摄取DNA以及蹭行运动中发挥作用。·卷曲菌毛(curli pili):是卷曲纤维蛋白,由卷曲蛋白或CsgA的重复亚单位构成。主要见于沙门菌和大肠杆菌。与某些其他菌毛类似,卷曲菌毛也被认为在黏附和生物被膜形成中发挥作用.但也在炎症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CSl菌毛家族。这一类菌毛见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j该菌毛也见于多种革兰阳性细菌,例如棒状杆菌、放线菌、肠球菌和链球菌。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相关新闻
- 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如何观察金相组织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会遇到的哪些误区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厂家:金相试样的平整与磨光 [2022-07-30]
- 仪器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