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百科
总孔隙度裂缝的几何形态颗粒度分析图像显微镜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176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总孔隙度裂缝的几何形态颗粒度分析图像显微镜通过集成多种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虽然裂缝在油藏动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油藏的主要驱替系统是溶蚀孔洞和基质的孔隙网络。因为连通的溶蚀孔洞表现出和连通裂缝相似的作用,所以在建模的时候将溶蚀孔洞作为单独的裂缝系列。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提醒大家从定义上讲,它们并不是裂缝,只是动态特征表现很像裂缝。 三维裂缝建模 基于5口井的成像测井解释及地震解释形成了本研究的裂缝模型。裂缝数据结合了地震属性和通过试井得到的动态数据。 主要传导裂缝 模型的组裂缝代表了从成像测井解释中识别出来的主体传导裂缝。这些裂缝被认为可以形成致密区域的大部分渗透率,并可以使油藏的上部和底部低孔区域和高孔之间建立垂向联系。 主要的裂缝组可以用三个参数进行定义:(1)裂缝的分布;(2)裂缝的几何形态;(3)裂缝面的方向。因为裂缝分类属于构造裂缝,所以裂缝分布主要受断层控制。通过对几个地震属性的研究,蚂蚁追踪( PETREL')的特性给了我们与断层有关的裂缝的更好的指示。所以,蚂蚁追踪体可以形成三维的裂缝分布数据体。 通过对每口井高密度的测井数据进行粗化以后,通过序贯高斯模拟( SGS)可以产生裂缝的密度分布,蚂蚁追踪属性可以作为其协同克里金参数(图5)。虽然裂缝贯穿了大部分的油藏区域,但在用总孔隙度纠正主要裂缝密度属性的基础上可知,高孔区域的裂缝强度明显减少。建模的时候主要的裂缝要平行或相对平行于断层面。 次要的传导裂缝数量众多,但更难预测其分布和方向。次要的传导裂缝连接着主要的裂缝,并确保致密油藏区域的连通性。次要的传导裂缝依据与断层的距离进行建模。在地震一模拟软件中利用几何建模流程,建立一种表示与最近的断层的距离的属性。裂缝面的几何形态采用主要裂缝的半值。为了拟合成像测井中辨识的次要裂缝分布,在进行随机性的建模过程中,将一个更低的聚集系数应用于裂缝的随机计数过程中。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相关新闻
- 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如何观察金相组织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会遇到的哪些误区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厂家:金相试样的平整与磨光 [2022-07-30]
- 仪器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