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百科
细化晶粒低合金钢的晶粒细化金相分析显微镜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216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0
细化晶粒低合金钢的晶粒细化金相分析显微镜 通过对不同终冷温度下M/A岛颗粒大小比较可知,终冷温度是决定M/A岛颗粒大小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另外,通过对终冷温度为500℃、600℃钢板的力学性能对比发现,两者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塑性比较接近,但在冲击韧性方面相差悬殊,终冷温度为500℃钢板的冲击功为160j,而终冷温度为600℃钢板的冲击功仅为80J。由此可知,细小的M/A岛对钢韧性的降低不明显,而粗大的M/A岛却十分明显。细晶化技术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是较早开展研究的之一。当时美国的INCO公司及其他研究所和大学在美国材料研究中心的支持下,系统地对钢铁材料组织极限微细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所研究的内容涉及低合金钢、高强度热处理钢、双相不锈钢等。在此之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许多科学家相继开展了此项研究,他们采用再结晶结合相变的方法,在加工变形过程中来进一步细化晶粒。 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对于细化晶粒的途径及相关理论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索。美国的DSI公司通过低温大变形等手段在热模拟试验机上将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细化到2um以下。Hodgson等’1]研究了低合金钢的晶粒细化工艺和机理,而日本和韩国在超细晶钢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特征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并相继于1997年和1998年启动了面向21世纪的结构材料研究计划[2~。],其目标就是在成分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将现有钢材的使用强度和结构寿命提高一倍。日本采用低温大变形和多轴压下技术,在实验室将铁素体晶粒尺寸细化到0.5~1 urn[6]。韩国采用形变诱导动态相变技术,在实验室轧机上将碳锰钢和微合金钢的晶粒尺寸分别细化到4~5urn和2um-7 J。 我国于1998年启动了973计划“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提出了开发新一代钢铁材料的思想,其含义是在充分考虑经济性的条件下,钢材具有高洁净度、超细晶粒、高均匀度的特征,强度比常用钢材提高一倍。该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将占我国钢产量60%以上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和合金结构钢等钢材的强度提高一倍。通过企业、高校及研究院所的共同努力,我国已研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细晶粒钢形成理论和控制技术,于2000年在工业化大生产条件下生产出铁素体晶粒为3~51.1m左右,屈服强度达到400MPa的超级钢带材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相关新闻
- 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如何观察金相组织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会遇到的哪些误区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厂家:金相试样的平整与磨光 [2022-07-30]
- 仪器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