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再说X

欢迎光临~老上光显微镜

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7895

新闻资讯
显微镜百科

金属玻璃通常是接近共晶成分的多组元-材料显微镜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187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金属玻璃通常是接近共晶成分的多组元-材料显微镜  给定产生金属玻璃需要的这样快的冷却速率,也只能形成薄片状金属玻璃。但是,近来关于大块金属玻璃(BMGs)的研究,增加了潜在的合金成分,可能在较慢的冷却速率获得大至1 cm的最小薄片。这个临界尺寸定义为最小尺度的更大值,这样可以得到完全玻璃态样品。在这些冷却速率下,用像铸造这样简单的工艺,能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极好表面的近净形产品。此外,金属玻璃表现出很高的强度(接近相应晶体的理论强度)和很好的磁性和摩擦性能。但是,很难设计大块金属玻璃,因为没有纯金属和很少金属合金表现出玻璃形成能力(GFA)。因此,了解控制金属玻璃形成的物理参数十分重要。热力学和动力学  寻求潜在大块金属玻璃体系要求明确能解释某些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物理参数。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很难解释为什么在成分上的很小变化可以导致非常不同的玻璃形成能力。然而,近年来提出了一些准则,这正是本节的主题。  大块金属玻璃通常是接近共晶成分的多组元(至少三种元素)合金。就是说大块金属玻璃形成液相的熔点非常低。熔点低说明和晶态相比,液体在热力学上稳定。至少需要三种元素的原因是:二元合金倾向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如果形成金属问化合物,将降低玻璃态的稳定性”。  也有报道说,需要大原子尺寸错配的成分特征”,报导说要大于12%。这在拓扑学上有降低晶态固溶体稳定性的作用,促进玻璃态形成。另一个重要的参数是较大的负混合热,它降低熔化时的原子迁移率。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首页 产品 手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