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再说X

欢迎光临~老上光显微镜

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7895

新闻资讯
显微镜百科

镶嵌接触或颗粒的岩石构造应力计量实验显微镜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165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镶嵌接触或颗粒的岩石构造应力计量实验显微镜压实作用与孔隙度的减少  机械压实作用是埋藏过程中上覆应力和构造应力作用的结果。如果压力和溶蚀同时发生,溶蚀和压实共同作用产生缝合线,压实作用有时会被强调或者夸大。孔隙度随着埋深增加变化规律图显示压实作用比胶结作用可能更减少孔隙度。当然,胶结作用在埋藏过程中发生,因此孔隙度随着埋深增加而减小的值不是单一变量的函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孔隙减小的相对重要性可以通过计算颗粒接触的数量及种类来获得,方法是估算不同深度的样品原生粒间孔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的程度。具有镶嵌接触或者压扁颗粒的岩石比没有压实的岩石(颗粒点接触或者颗粒很稀疏)单位面积颗粒要多且孔隙度要低,尤其是在2D薄片来观察计算的情况下。  通过薄片上沿着数个横切面测量孔隙中充填的胶结物的二维体积可以粗略估计胶结作用所造成的孔隙减少值。如果压实作用对孔隙的减小具有更大的作用,那么随着深度的增大颗粒间会有持续增加的接触,并且颗粒接触关系会由浅埋时的点接触发展成为深埋时的镶嵌接触和缝合线接触。如果在压力和溶蚀共同作用下压实作用继续发生就会形成缝合线。一般来讲,在泥质支撑的岩石中会比颗粒岩和泥粒岩中更发育缝合线,并且一般会降低孔隙度和渗透率。  有很多参考资料提及的中东碳酸盐岩缝合线及其所形成的渗透性屏障,可以作为区带或者储层流体单元的隔板或者阻挡层。但是缝合线形成后的成岩作用可以在早期致密的岩石中增加孔隙和渗透率。有价值的信息是我们必须观察岩石并分离减小和增大孔隙度及渗透率的诱因。测井和地震资料仍然不能分辨胶结作用、压实作用、重结晶作用、溶蚀作用以及交代作用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首页 产品 手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