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百科
小型零件加工工艺微小型结构件多工艺分析显微镜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177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小型零件加工工艺微小型结构件多工艺分析显微镜小型零件加工工艺规划和制定进行微小型结构件多工艺复合加工的是关键环节。它关系到编程质量的优劣,还有可能导致一次装夹条件下无法完成所有的加工内容,难以保证结构件的加工精度要求。由此将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正确使用。为了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效率,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充分体现完整加工的特点,应尽可能采用工序集中的方法。现结合精密微小型车铣加工中心的功能特点和微小型结构件的加工特点,总结微小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实践过程的经验,归纳总结了一般情况下微小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以供参考 (1)同一表面粗、精加工连续进行的原则。在同一程序编制中要体现“粗加工一半精加工一精加工”的顺序。粗、梢加工之间,利用换刀时间间隔,使粗加工后零件的变形得到充分恢复,再进行精加工,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2)刀具集,扣原则。微小零件加工过程中,换刀和对刀是十分困难的,应充分利用车铣机床定位方便、灵活、准确的特点,尽量减少换刀和对刀次数,使用同一把刀具完成较多表面的加工。外圆表面、台阶面和端面直槽的加工使用的就是同一把铣刀;分布在圆周面上的所有同一尺寸径向孔可一次装刀后全部加工出来;同样,端面上所有同一尺寸轴向孔也可这样加工。 (3)加工部位分类原则。按加工部位划分工序,一般先加工外圆表面、台阶面,后加工孔;先加工简单的几何形状,再加工复杂的几何形状;先加工梢度要求较低的部位,再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部位。如圆柱表面及其加工部位和端面及其加工部位分成两大部分,按照上述原则进行加工,充分发挥正交车铣和轴向车铣的优势。 (4)一次定位装夹原则。对于微小型零件的加工,这一点尤其重要。采用一次定位按顺序连续换刀,依次连续加工完成同一外圆表面上的台阶而和孔,以提高台阶面的加工精度和孔系的位置精度、同轴度,然后再加工端面上的孔系,达到同样的目的。 (5)加工路线的确定应考虑零件加工后变形最小的原则。这是微小型零件加工时必须注意的事项。一般应采用逐次减小切深和进给量.提高切削速度的方式,分多次走刀加工达到最后尺寸。可能的话,更好采用对称去除余量法安排加工路线.防止因内应力失衡而导致零件变形。 (6)考虑数控编程的优化原则。合理选择复杂轮廓的切人点与切出点,在满足零件精度、表面粗糙度、生产效率等条件下,尽量简化数值计算,简化编程工作。尽可能使用子程序及宏指令编程,优化程序结构。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相关新闻
- 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如何观察金相组织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会遇到的哪些误区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厂家:金相试样的平整与磨光 [2022-07-30]
- 仪器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