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百科
使用高倍率显微镜观察致龋微生物的特点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99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使用高倍率显微镜观察致龋微生物的特点 有人类以来就有龋病流行,从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期的人类颅骨上已有龋洞存在。古老的虫牙学说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对龋病病因的探索,随着显微镜的发明,早在18世纪就从人牙面上发现了细菌活动的证据。 研究人类龋病与致龋微生物的关系远较动物研究困难。但仍可找到一些方法来研究微生物与龋病的关系。如观察龋病病变区域或健康牙而时,可能发现某些微生物数量过低或过高.以此可以作为考虑问题的参数。这种关系可通过抽样研究进行检查。为了更可靠地确定某种微生物与口腔病变的关系,还可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即从那些临床上健康的牙而定期获取样本,作连续观察研究,观察样本中细菌成分的变化及其与龋病发病的关系。 还有一种研究方法是排除法。即通过机械方法或化学方法抑制或消除某些细菌后.使疾病进程得以终止。此时,可以推测余下细菌中,那些数量很大或所占比例很高的细菌为非致龋菌。 与人体龋病关系密切的细菌已有大量研究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相关新闻
- 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如何观察金相组织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会遇到的哪些误区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厂家:金相试样的平整与磨光 [2022-07-30]
- 仪器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