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百科
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自动分析显微镜-瓷显微结构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142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0
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自动分析显微镜-瓷显微结构陶瓷性能与显微结构的关系 如能提高长石质瓷中针状莫来石的含量,使其能真正称得上为主晶相,并相应降低瓷中的玻璃相、气相,构成由针状莫来石组成的交织纲络结构,并使其填充于交织网络结构中的玻璃基质的热力学性质与主晶相相匹配,是提高传统瓷机械强度等性能的一条可寻的途径。 一般陶瓷具有较高的耐压强度,但抗冲击强度很低,所以称为脆性材料。兼顾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两个方面,可以说其强度主要取决于其组成和显微结构的特征。 就长石质瓷显微结构而言,不论哪种类型,均属玻基斑状结构,晶体的大小极不均匀,大则成斑,小则成基质,而且玻璃相在微观组织中并非均匀分布。到目前为止,尽管决定陶瓷机械强 度的理论各有其说,然而从相组成的观点进行归纳,可认为: (1)陶瓷中的气孔( 除多孔陶瓷外) 不仅是陶瓷机械强度的破坏因素,而且是影响陶瓷各种性能的不利因素。 气孔的形成,有的是原料在自然界所吸附的气体在高温时放出所致,有的是坯料中某些组分( 碳酸盐、硫酸盐) 在高温中分解放出气体所形成。瓷坯在烧结前,气孔率可达30%~40% ,随液相增多,气孔逐渐被填没,使气孔率降低,致密度增加,同时制品的尺寸缩小。 因有些气泡被其它物质包围,有些气泡因高温液相有一定粘度,无法排除,因此留下形成了闭口气孔。闭口气孔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机械强度。 气孔的大小,主要与玻璃相含量有关。增加熔剂含量,提高磨细程度,提高烧成温度,均能增加玻璃相含量,降低气孔率。 (2) 陶瓷中的玻璃相起着固结陶瓷中晶相的作用。在坏体的形成过程中,它可填满在制品所产生的空隙中,促使莫来石晶体的生长,从而使坯体致密。但陶瓷中玻璃相含量不易过多,否则会影响瓷坯的力学性质和热学性质。特别是玻璃相本身的非均质及分布的不均性加之与晶相的性质差别,是导致其机械性能及其它性能降低的重要根源。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相关新闻
- 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如何观察金相组织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会遇到的哪些误区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厂家:金相试样的平整与磨光 [2022-07-30]
- 仪器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