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再说X

欢迎光临~老上光显微镜

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7895

新闻资讯
显微镜百科

金相显微镜肥粒铁观察3mm铸件的肥粒铁量则高于2mm铸件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137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0 金相显微镜肥粒铁观察3mm铸件的肥粒铁量则高于2mm铸件建立薄壁球墨铸铁之铸造技术,铸件之厚度标的为2~3mm,探讨一些相关制程及冶金参数对于显微组织(包含球化率、球墨数目、肥粒铁、波来铁)的影响以及热疲劳性质之关系,以期获致优良薄壁球墨铸铁之更佳制程参数条件。验结果显示,在固定3.0%C之条件下,球墨数目及球化率均随Si含量之增加,首先增加,在约3.8~3.9%Si处达到更高值,然后再下降,肥粒铁量则随Si含量之增加而逐渐增加,在约4.6~4.8%Si时达到更高值,并维持一定值或稍降。又,在相同的C、Si含量下,2mm铸件之球墨数目高于3mm铸件,而球化率则差异不大。改变造模材料(化学模、湿砂模),对于球墨数目与球化率之影响不大。针对浇铸温度对于球墨数目之影响而言,除低温浇铸之湿砂模铸件其球墨数目高于高温浇铸者,其他条件下浇铸温度之影响并不显着。对于基地组织而言,4.77%Si含量,可得到85.1%之肥粒铁量,其3mm铸件之肥粒铁量则高于2mm铸件,而化学模铸件之肥粒铁量则稍高于湿砂模铸件,高温浇铸之铸件肥粒铁量亦稍高于低温浇铸。在相同Si含量下,影响肥粒铁量以铸件厚度更大,造模材料次之,浇铸温度则最小。 分析C、Si或C.E.对于热疲劳性质之影响可得知,在过共晶组成,即C.E.值介于4.5~4.6%之间,并配合高Si低C(如:3.0%C+4.8%Si)组合,可以得到更佳之热疲劳性质。更佳热疲劳性质系对应于更高肥粒铁量以及适当之球墨数目。此外,添加约0.5%Mo可以显着提升热疲劳寿命。对于薄件(2~3mm)球墨铸铁而言,更佳之合金设计为C:~3.0%、Si:4.7~4.8%、C.E.:4.5~4.6%、Mo:0.5%。 试片在室温~800℃之间进行热循环时,于加热过程中波来铁及部份肥粒铁(回)或部份肥粒铁及麻田散铁(第二回以后)会变态为沃斯田铁,并于水淬火过程中变态为麻田散铁。此外,在每次之热循环加热过程中,未变态之麻田散铁会被加热而形成回火麻田散铁。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麻田散铁在高温回火过程中会逐渐分解而析出二次石墨于晶界上,使得基地之含C量下降,致使在后续之热循环变态过程中,肥粒铁量逐渐增加,而麻田散铁及回火麻田散铁则逐渐降低。在热循环过程中,由于晶界上逐渐析出二次石墨,且受到每一回热循环之拉应力作用下,在晶界上之二次石墨周围会发生裂纹,而热循环之主裂纹的生长即沿着晶界,连结这些微小裂纹而逐渐扩展,直至断裂为止。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首页 产品 手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