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百科
晶圆检测用显微镜价格,“晶圆的尺寸”指的是晶圆的直径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274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0
晶圆的尺寸愈大愈好“晶圆的尺寸”指的是晶圆的直径,目前矽晶圆的直径从早期的4吋、6吋发展到目前的8吋、12吋。而矽晶圆经过上面所叙述的“黄光微影技术”、“掺杂技术”、“蚀刻技术”、“薄膜成长技术”等步骤反覆进行后可以得到如图3-39(a)所示的结果,在矽晶圆上布满了边长大约1公分的正方形“晶粒(Die)”,每个“晶粒”上都有数百万个CMOS,而且每一个“晶粒”都“完全相同”,最后再将这些正方形的晶粒切开,则可以得到许多“完全相同”的“晶片(Chip)”,每一个晶片经过封装与测试,就是积体电路了,换句话说,一片矽晶圆就可以产生“数百个”完全相同的“晶片”,所以矽晶圆的尺寸愈大,一次就可以生产愈多的晶片,“每个晶片的单位成本”也就愈低,晶圆厂就是利用这样的技术“大量生产”以降低成本,显然晶圆的尺寸是愈大愈好,晶圆尺寸与成本的关系如表3-2所示,表中以“成本/cm2”代表晶圆每平方公分的成本,意思与“每个晶片的单位成本”相同。或许有人会问,晶圆的尺寸愈大,生产成本难道不会增加吗?的确,晶圆的尺寸愈大生产成本愈高,例如:12吋晶圆的生产成本大约是6吋晶圆的“2倍”,但是12吋晶圆的“面积”是6吋晶圆的“ 4倍”(边长2倍,面积4倍),所以最后得到的晶片数目是4倍,收入也是4倍,显然还是有利可图,所以未来晶圆厂朝向12吋晶圆发展是无法避免的。在图3-39(a)中将每一个正方形的晶片放大,可以看到其表面四周围分布了许多凸出的金属接点,称为“黏着垫(Bond pad)”,同学们还记得在矽晶圆的构造是在“地下室”有数百万个CMOS,然后在上方制作多层导线架构,最后这些导线必须与外界连接,由于封装时是以粗细大约100m(微米)的“金线”与外界连接,因此必须将各层导线(别忘记,多层导线的金属线宽度只有0.13m)汇合到最上层以后,再将尺寸转换为大约100m(微米)的“黏着垫(Bond pad )”,再经由“金线”与外界连接,“黏着垫(Bond pad)”的大小约100m(微米),与“金线”的粗细100m(微米)相当,比较容易使用“打线机”进行打线相连的工作。【注意】“晶粒(Die)”和“晶片(Chip)”其实是完全相同的东西,一般我们习惯将晶圆切割前的正方形称为“晶粒(Die)”,而将晶圆切割后的正方形称为“晶片(Chip)”。http://www.sgaaa.com/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下一篇:实体设计!北京实体显微镜厂家
相关新闻
- 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如何观察金相组织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会遇到的哪些误区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厂家:金相试样的平整与磨光 [2022-07-30]
- 仪器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