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百科
观赏鱼药物使用原则!鱼病检测用显微镜销售!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270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0
观赏鱼药物使用原则!鱼病检测用显微镜销售!一、正确诊断与及时用药在鱼病的诊断过程中,要找出鱼病的病因,掌握发病条件。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引发鱼病的主要原因有三种:(一) 外界的不良刺激,包括机械性损伤,物理性或化学性的刺激和病原感染(二) 鱼只的营养不良,缺少某些必需的营养物质(三) 鱼只本身的缺陷。任何一种疾病的发生,不仅要其一定的内在因素,而且还有一定的外界条件,即致病三因素:鱼体本身、病原和环境。其中病原对疾病的发生起着主要作用,因为它决定疾病的发生和疾病的基本特征;环境条件则可以影响病原的作用,它虽不能直接引起疾病,但可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发展。正确认识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本质,以拟定有效的治疗策略和预防措施。要能準确诊断鱼病。首先要对水池的生态条件、水质情况、饲养情况等有充分的瞭解,才能正确掌握发病的外在因素;对病鱼除了作外观的检查之外,必需作进一步的检查,透过解剖和镜检,参酌病鱼的症状,才能对鱼病作出正确的诊断。一般来讲,不同鱼病表现出的症状不同,但也有些鱼病症状接近或相同。对症状相似的鱼病要行类症鑑别,只有确诊后才能对症下药。对于已呈现异常征候的水或鱼群,在确诊后要及时用药,切莫拖延时间。因为鱼生活在水中,它的一些活动我们不易掌握,患病后的情况也是如此。一旦发现病鱼,最早表现的病征往往是食慾下降,造成治疗上一定的困难,如不马上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控制病情,病鱼很可能会因病情加重而死亡,病原也会乘机加快传染,严重时很可能蔓延全池,产生严重后果。只有在鱼病的早期,病鱼还有一定摄食能力时,及时投餵药饵,才易获致预期的疗效,否则仅赖药浴的治疗方式,疾病往往不容易被有效的控制。这对于治疗细菌性和病毒性鱼病固然重要,对防止继发感染也有重要作用。二、对症下药与正确用药任何一种药物都不能包治百病,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不能防治疾病,甚至还可能使病情加重,造成更大的损失。一般而言,细菌性鱼病应使用抗菌类药物内服加药浴;寄生虫性疾病则应选用杀虫类药物药浴在选择药物时,应注意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来防治某一种或某一类疾病,以免使病原体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药效减退甚至无效。同时,还应该注意药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些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很容易残留或蓄积,如贺尔蒙、抗生素等,使用这类药物将直接影响到鱼产品的质量和人体的健康,使用上应特别注意,使用此类药物要确实遵守停药期或另选副作用和毒性较小、疗效次佳的药物代替。因此,在选用药物时应注意用药的可行性。此外,选择的药物要注意标的鱼种对药物的感受性。而且,不同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亦可能不相同。三、用药量的确定与合理给药因观赏鱼类生活在複杂的水环境中,而水体的理化因子诸如:温度、盐度、酸碱度、氨氮和有机质(包括溶解和非溶解态)的含量,以及生物密度(生物量)等,都是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药效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而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通常温度每升高 10℃,药力可提高 1倍左右。水体的酸碱度(pH 值)对不同药物也有不同的影响。酸性药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氯黴素、四环素、呋喃类等药物,在碱性水环境中的作用减弱;而碱性药物(如康那黴素)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磺胺类等,其作用则随水体 pH 值的升高而升高。又如漂白粉在碱性环境中,由于生成的次氯酸易解离成次氯酸根离子,因而作用减弱。观赏鱼病治疗使用的药剂,各有其效果,若是使用不当时,反而会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而导致往后的治疗更加困难;而且药剂在鱼体内残留,虽不若产食动物造成为食品卫生上的问题,但其用药后的排放水,对环境而言仍充满各项风险。因此,认识及正确使用观赏鱼药物,使有效防治鱼病发生,确保用药安全、预防抗药菌产生及避免药物残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课题。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相关新闻
- 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如何观察金相组织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会遇到的哪些误区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厂家:金相试样的平整与磨光 [2022-07-30]
- 仪器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