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百科
不同的病原菌分离方法也不同?有什么方法?用什么显微镜观察?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216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0
将病原菌从病株或病部挑取出来,这个过程叫做分离。分离的方法很多种,依照不同病原菌种类有不同方法如果是细菌,则可以将罹病组织先切开,这时使用一种工具,叫做移植环(有个把柄,握把塑胶製,末端一个小铁环,半径约1mm上下)环末端碰触一下切开的位置,再来用末端开始涂抹培养基,基本上有个画线的方法,不过只要有碰到,基本上就可以培养到细菌依照画线模式是希望能够得到单一颗菌落,菌落一词适用于真菌和细菌,指培养在培养基上时,可以看到他们因为增生的关係,所以变成一圈,这个圈还会越变越大,直到该菌的生长能力停滞或是培养基养分耗尽为止取得单一菌落可以确保纯度,用肉眼就可以确认是否遭到污染。此时我们就会将这些菌落在进行纯培养,此举是因为刚从组织上分下来。组织上还会有许多腐生菌。因此在分离后的培养基上,会有很多微生物在上面进一步的纯培养可以降低我们要的菌被污染的风险,顺便活化菌的活性如果是真菌,我们就要将前述罹病组织切下,直接放在培养基上面真菌的菌丝可以生长,就像植物的根一样,它们会开始蔓延,此时的培养基上可以看到丝状构造,从组织处放射状长出,这个一样叫菌落。和细菌不同的是,真菌菌落多半毛茸茸,细菌则是湿答答。 有时候,真菌肆虐太严重,就会产生分生孢子。面包发霉之后,上面有绿色、蓝色、红色等等的部位上,如果能用显微镜去看,就可以发现很多分生孢子。而蔬果也会有这些状况,所以要是看到芒果黑黑的,可以放久一点,就可能会长出粉红色的黏稠物,这些就是分生孢子。 线虫不像前述微生物,碰到营养就可以分裂,而且长的也不快,所以不能说直接从罹病组织分离基本上都是使用柏门氏漏斗分离法。如果线虫在组织中,依改良式柏门氏漏斗分离法。以100公克组织为单位,于60孔目网筛上,静置清水24小时后,将指形管中收集之线虫倒入镜检皿中检视。这种镜检皿比较特别,他是一个玻璃圆槽,中间有同心圆,圆上会分块。解剖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线虫,而这些区块,可以帮助计算线虫数量。而这种漏斗分离法,是藉由线虫的泳动性,从组织裡面游出来,经过组织下铺的滤纸,继续由到漏斗下方,最后被抓到一个指型管中。因此24小时静置,是为了给他们时间游。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上一篇:香草植物真的具有空气净化能力吗?
相关新闻
- 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如何观察金相组织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会遇到的哪些误区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厂家:金相试样的平整与磨光 [2022-07-30]
- 仪器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