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百科
虾种脱壳周期与急性、过渡、慢性三阶段的关系为何?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172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根据1995年分别由Stern与 Lightner et al. 以及Brock et al. 研究结果得知,不同的虾种对桃拉病毒会有不同的感受性(susceptibility),目前已知太平洋白虾比北白虾(penaeus setiferus)容易感染桃拉病毒(TSV)。 每一隻白虾在被感染TSV后,虾隻死亡主要发生在蜕皮时(molting)。急性阶段 急性感染好发于后期幼虫(postlarval)时期。太平洋白虾幼虾(juveniles)被感染TSV后会在急性阶段出现活动无力、软壳与表层上皮组织开始出现聚点徵状。过渡阶段 经历急性阶段存活下来的虾隻会渐渐进入蜕壳间期(intermolting),虾壳会出现许多任意分布的聚点徵状。慢性阶段经历过渡阶段存活的虾子,在蜕壳后便进入慢性阶段,此阶段的虾子蜕壳后会蜕下有黑色聚点的外壳、停止死亡、恢复正常活动,部分虾隻成为TSV带原者。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相关新闻
- 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如何观察金相组织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会遇到的哪些误区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厂家:金相试样的平整与磨光 [2022-07-30]
- 仪器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