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再说X

欢迎光临~老上光显微镜

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7895

新闻资讯
显微镜百科

贝类马尔太虫病的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学。显微镜小知识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267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0 疾病型态及流行病学:本病发生于法国、希腊、义大利、摩洛哥、葡萄牙及西班牙,而被病原感染的贝壳类有美国牡蛎(American oyster, Crassostrea virginica)、乌蛤(common cockle, Cardium edule)、欧洲牡蛎(European flat oyster, Ostrea edulisOstrea chilensis)、奥林匹亚牡蛎(Olympia oyster, Ostera conchaphila)、岩牡蛎(rock oyster, Saccostrea cuccllatta)、阿根廷牡蛎(Argentinian flat oyster, Ostrea puelchana)等双贝枚类软体动物。有些牡蛎被本病原感染,但不会发病,同时感染发病的牡蛎有很高的死亡率,一般其环境紧迫因子如水温、盐度均会影响发病的状况及严重程度。一般水温超过17℃,会促使虫体加速芽孢化,破坏宿主组织,加速牡蛎发病死亡。目前对于此病原的传播途径尚不清楚;由人工实验接种试验并不成功之观点推论,可能经由桡脚类(copepod, Paracartia grani)中间宿主媒介传染欧洲牡蛎(O.edulis);但在早期感染发病的牡蛎中,于胃、鳃及触鬚(palp)上皮可发现幼期的虫体,因此,推测最初可能经由吃食过滤食物而被虫体入侵感染。临床症状及病理学:罹病牡蛎外观呈现消化腺苍白、轻度水样组织、外套膜绉缩、生长减缓及闭合不全;这些病灶并非牡蛎感染折光马尔太虫之特徵病变。被本病原早期感染之牡蛎,可发现虫体之原质团(plasmodia)在触鬚、胃及消化道上皮。感染后期发展成虫体芽孢化(sporulation),可见于消化道及消化腺管上皮组织;游离的孢子囊可发现于肠道中,繁殖体(propogules)则随粪便排出体外。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首页 产品 手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