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再说X

欢迎光临~老上光显微镜

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7895

新闻资讯
显微镜百科

豆科植物根系与根部细菌分析图像显微镜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89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0 豆科植物根系与根部细菌分析图像显微镜   根际微生物  植物根际(rhizosphere)是指植物根周围几个毫米的区域,这部分区域由于受到根分泌物和脱落物的影响,其微生态环境复杂活跃。    植物根系在生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分泌着各种初生和次生代谢产物,这些产物包括:糖类、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和甾醇、生长素、核苷酸、黄酮、酶类以及其他化合物,与此同时,根表组织陆续地死亡和脱落,改善着周围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丰富了土壤有机质。这样就为微生物的大量增殖创造了条件,使植物根际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比如营养物质丰富,微生物种类复杂、数量增多等。根际是土壤微生物生活特别旺盛的区域,形成特殊的微生态环境,研究根际的微生态环境对于研究植物的生长规律,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大有益处。    在根系微生物区系中以细菌居多,其中有益细菌数量较少,大约占2%~5%,中性细菌较多,大约占到80%~90 0A,其余的是有害细菌。由于根际有益细菌能够产生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或促进植物对土壤中矿物质的吸收,或抑制对植物有害的微生物,因此,把这种能够直接或间接促进植物生长的细菌称为根际促生细菌或根际益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简称PGPR)。    植物根际的概念首先是由德国微生物学家Lorenz Hiltner提出,开始主要用于描述豆科植物根系与根部细菌的相互关系。自从1978年Burr和Schroth首先报道马铃薯上存在有PGPR以来,人们发现PGPR存在于许多植物体上,目前发现的PGPR类群主要有Pseudomonas、Bacillus、Rhizobium、Agrobacterium等,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大约有20多个属的根际细菌对植物具有促生防病的作用。PGPR对植物的促生作用主要表现在:产生植物生长物质的促生作用;解磷、解钾、固氮细菌对植物的促生作用;根际微生物的生存竞争与定殖;分泌抗菌物质;嗜铁素作用;诱导植物系统抗性作用。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首页 产品 手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