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百科
菌斑代谢产物-牙周膜与牙齿表面类杆菌属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117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0
菌斑代谢产物-牙周膜与牙齿表面类杆菌属同牙结石一样,龈炎和牙周炎的发病频率、数量以及严重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研究表明,龈炎的发生主要与菌斑的存在有关,而结石则起促进作用。急性牙龈炎可以因菌斑聚集引起,其病理表现是暂时的、可恢复的、非破坏性炎症,去除菌斑后可自愈。但是慢性牙龈炎转变为牙周疾病则同感染从龈沟向深层广泛扩散等因素密切相关。南于宿主防御功能缺陷时常引起菌斑源性牙龈炎,如果牙龈炎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炎症持续存在,侵入深层组织,可造成牙周结缔组织的进行性破坏,则最终导致牙周病。在病变过程中,牙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牙周膜与牙齿表面的附属纤维断裂,龈沟上皮附着向根方移位,最终形成牙周袋,同时伴有炎性反应和牙槽骨吸收。菌斑引发牙周病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实现: 菌斑代谢产物的直接破坏作用:牙周病变的发展与细菌种类及数量密切相关。随着病程的进展,革兰阴性厌氧杆菌的数量逐渐增加,尤其是类杆菌属和螺旋体属等致病菌。致病菌可以生成胶原酶、透明质酸酶、蛋白水解酶,某些成分具有内毒素样作用。在代谢过程中还能产生H,S和NH、。在进展性牙周袋中,可以观察到大量螺旋体存在,侵袭正常组织,导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数量下降,损伤上皮与根面之间的牙周膜,致使龈沟上皮与牙周组织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在一些急性牙龈炎病例中可以观察到螺旋体侵入组织内部,但在慢性感染的牙龈中并彳i普遍存在。最直接的原因是一些细菌不断地释放各种有害物质侵入正常的上皮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相关新闻
- 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如何观察金相组织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会遇到的哪些误区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厂家:金相试样的平整与磨光 [2022-07-30]
- 仪器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