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百科
含细菌叶绿素的自养微生物-微生物分析显微镜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197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0
含细菌叶绿素的自养微生物-微生物分析显微镜TIREM技术的优势 理论上,BCM中所有含细菌叶绿素的自养微生物都能够被IREM法检测到。然而在实际的野外海水样中,由于蓝细菌的丰度很大以至于能够造成BCM计数的严重误差。而其他的光合自养生物由于丰度较小或者细胞体积较大而不会造成BCM显微计数的干扰。在这里,集中解决的对象是主要的自然干扰者——蓝细菌,尤其是在大洋广泛分布丰度又高的原绿球藻。基于红外落式荧光显微镜、CCD自动成像和图像的数字化处理,为相同显微镜视野下的红外细胞和蓝细菌细胞提供了的计数。 在落式荧光技术的应用中,若目标细胞太小或胞内色素含量太低,常规设置的适用性一一尤其是激发光波长和强度都应在应用前进行检测。以原绿球藻为例,理论上,原绿球藻的更佳激发光是450~480 nm;但原绿球藻在这些激发光下很难进行显微计数,因为检测时450~480 nm的激发光会使原绿球藻细胞淬灭得太快以至于显微镜系统无法得到可信的数据。原绿球藻细胞的观察可维持一个更长的时间,从而使数据的获得更加容易。因此在TIREM法中统一采用546±12 rim的激发光,对聚球藻和原绿球藻进行激发检测。 当聚球藻和原绿球藻同时存在于样品中时,由于这两类主要的蓝细菌群发出不同强度水平的荧光,因此对蓝细菌进行时间序列成像是必要的。单位时间里强荧光颗粒所发出的光子要比弱荧光颗粒发出的光子多,因此CCD在曝光时间内接受了绝大部分的来自强荧光颗粒的光子,从而强荧光颗粒能够在图像中被清楚的显示,而弱荧光颗粒则不能从背景噪音中区别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激发光曝光后,聚球藻细胞的荧光衰退到一定程度,原绿球藻细胞才逐渐变得可见。虽然聚球藻和原绿球藻的荧光强度随着曝光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根据荧光淬灭动力学理论,荧光衰退也符合半衰期原理,因此在相同时间下强荧光的衰退程度要比弱荧光的衰退程度显著。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相关新闻
- 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如何观察金相组织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会遇到的哪些误区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厂家:金相试样的平整与磨光 [2022-07-30]
- 仪器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