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再说X

欢迎光临~老上光显微镜

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7895

新闻资讯
显微镜百科

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分子生物学显微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124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分子生物学显微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    二十世纪以来,由于电子显微镜的问世,同位素示踪原子构运用,化学、物理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渗透,大大地推动了微生物学的研究。1944年,美国生物学家埃弗里等,首先通过转化实验证实,确认肺炎双球菌形成荚膜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1953年,美国的华特生和英国的克里克通过细菌染色体的研究,发现了作为遗传信息物质基础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1961年,法国的耶科布和摩诺特研究了酶合成调节的原理,提出了乳糖操纵子学说,指出了基因表达的调节机制以及它们和外部因素的联系。1968年,美国的浩立和柯来那阐明了遗传密码的译解。1976年,美国的坦密和白底摩发现了核糖核酸病毒的逆转录酶,从而阐明了核糖核酸作为遗传信息携带者的机理。这里要指出的是这些工作主要以微生物作为研究对象而取得的。因此,微生物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它本学科而且把整个生物学推向分子生物学时代。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首页 产品 手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