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百科
减数分裂过程,次减数分裂时期和第二次减数分裂时期!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246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0
减数分裂过程,次减数分裂时期和第二次减数分裂时期!减数分裂过程,包括次减数分裂时期和第二次减数分裂时期。在两次分裂之间,有一短暂的间期(或称静止期)。(一) 次减数分裂(减数分裂 I):1. 次减数分裂前期(前期 I):减数分裂的特殊过程主要发生在次减数分裂前期,可依据染色体形态区分成五个时期,分别为细线期(leptotene)、合线期(zygotene)、粗线期(pachytene)、双线期(diplotene)、终变期(diakinesis),这五个时期是连续发生的,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细线期时期的特征为染色体呈细线状,具有念珠状的染色粒。持续时间最长,占次减数分裂週期的 40%。合线期为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时期,佔有丝分裂週期的 20%,亦称偶线期。粗线期为染色体变短时期,结合紧密,在光学显微镜下只在局部可以区分同源染色体,这一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发生交换的时期。双线期时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开始分离,仅在交叉点(chiasma)上还保持着联繫终变期时二价体显着变短,在核内均匀散开。2. 次减数分裂中期(中期 I):此时核仁消失,核膜分解,此时期主要特点是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3. 次减数分裂后期(后期 I):每对同源染色体于此时分离,向两极移动。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随机向两极分离,使原本来源之母本和父本染色体再次排列组合,产生基因组的变换。4. 次减数分裂末期(末期 I):此时期染色体抵达两极,紧缩的染色体解开成为细丝状、核膜重建、核仁形成,同时进行胞质分裂。(二) 第二次减数分裂(减数分裂 II):1. 第二次减数分裂前期(前期 II):此时期染色体收缩变短,形成结合紧密,纺锤丝是从二中心粒拉出,开始形成两极,纺锤丝附着于着丝点上,形成梭形的纺锤体。2. 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中期 II):在此时期核仁消失,核膜分解,每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3. 第二次减数分裂后期(后期 II):此时期每一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独立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使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形态数目完全相同的染色体。4. 第二次减数分裂末期(末期 II):此时期染色体抵达两极,紧缩的染色体解开成为细丝状、核膜重建、核仁形成,同时进行胞质分裂,此时产生四的子细胞。5. 四分孢子时期:以植物花粉形成而言,经过减数分裂后,一个花粉母细胞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即成为四分孢子时期。6. 花粉粒形成:四分孢子在花粉囊中进一步发育成为花粉粒。二、材料及方法(一) 实验材料1. 玉米雄花穗:新鲜材料或是玻片2. 光学显微镜3. 解剖针4. 镊子5. 刀片6. 载玻片7. 盖玻片8. 吸水纸9. 小广口瓶10. 卡诺氏固定液(甲醇:冰乙酸=3:1)11. 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的配制:(1) A 液:取 3 克碱性品红,溶于 100ml 70% 酒精中。(此液可长期保存)(2) B 液:量 10ml A 液,加入 90ml 5%苯酚水溶液中。(此液限 2 周内使用)(3) C 液:量 45ml B 液,加入 6ml 冰醋酸和 6ml 37%福马林。制成苯酚品红染色液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上一篇:细胞减数分裂简介!一台显微镜价格
下一篇:青霉菌的形态特征和应用价值?
相关新闻
- 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如何观察金相组织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会遇到的哪些误区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厂家:金相试样的平整与磨光 [2022-07-30]
- 仪器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07-30]